片堿粉塵產生源的控制方法
片堿生產是化工行業中職業危害相對較輕的行業,其職業危害以機械傷害、灼傷粉塵和噪聲危害為主,但也有爆炸中毒的可能性。粉塵可刺激呼吸道,引起鼻炎、結膜炎、氣管炎,甚至引起化學性肺炎,具有刺激性和腐蝕性。直接接觸可引起皮膚和眼灼傷。生產中吸入其粉塵和煙霧還可有鼻粘膜潰瘍、萎縮及鼻中隔穿孔。所以,工業片堿粉塵危害及大。建議操作人員佩戴自吸過濾式防塵口罩,戴化學防護眼鏡,穿防毒物滲透工作服,戴橡膠手套。那么,如何對片堿粉塵發生源治理方法呢,來了解一下吧。
1、限制粉塵和粉塵擴散:采取密閉管道輸送、密閉設備加工,或在不妨礙操作條件下,也可采取半封閉、屏蔽、隔離設施,防止粉塵外逸或將粉塵限制在局部范圍內減少擴散:降低物料落差,減少揚塵;對親水性、弱粘性物料和粉塵應盡量采取增濕、噴霧、噴蒸汽等措施,減少在運輸、碾碎、篩分、混合和清理過程中粉塵擴散。
2、消除或減弱粉塵發生源:在工藝和物料方面選用不產生粉塵的工藝,選用無危害或少危害的物料,是消除或減弱粉塵危害的根本途徑,即通過工藝和物料選用消除粉塵發生源。例如用樹脂砂替代鑄造型砂,用濕法生產工藝代替干法生產工藝(如水磨代替干磨、水力清理、電液壓清理代替機械清理、使用水霧電弧焊刨等)
3、通風排塵:通風排塵依據作業場所及環境狀況分全面機械通風和局部機械通風。通風換氣是把清潔新鮮空氣不斷地送人工作場所,將空氣中的粉塵濃度進行稀釋,并將污染的空氣排出室外,使作業場所的有害粉塵稀釋到相應的容許濃度。在通風排氣過程中,含有有害物質的氣流不應通過作業人員的呼吸帶。
4、增設吸塵凈化設備:依據粉塵的性質、濃度、分散度和發生量、采用相適應的除塵、凈化設備消除和凈化空氣中的粉塵,并防止二次揚塵。